丹鳳縣位于陜西省東南部,秦嶺東段南麓,因縣城襟帶丹江、背依鳳冠山而得名。處于北緯33°21′32″至33°57′4″、東經110°7′49″至110°49′33″之間,東西長62.1公里,南北寬65.5公里,總面積2438平方公里,縣城距省會西安160公里,“312”國道、西合鐵路和滬陜高速公路橫穿全縣。
全縣轄16個鎮、208個村、1823個村民小組,總人口30.2萬人,其中農業人口27.71萬人。總耕地面積23萬畝。
丹鳳縣地連秦楚,物兼南北,山高清明,水流秀長,資源富盈,人文蔚起。丹鳳縣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度的季風性半濕潤山地氣候區,年日照時間2056小時,平均氣溫13.8℃,降雨量687.4毫米,無霜期217天。冬無嚴寒,夏無酷暑,適宜各類作物生長。地勢西北較高,東南偏低,河谷相間,呈“掌”狀地貌,是一個“九山半水半分田” 的土石山區縣。全縣森林覆蓋率70%,是省會西安的“后花園”。縣內探明礦產資源38種,儲量較大的有鐵、銅、銻、釩、石墨、云母、石灰石、鉀長石等。中藥材質優量足,品種達500余種,有“山茱萸之鄉”美譽。水資源可開發量3.6萬千瓦。
丹鳳縣是著名改革家商鞅封地,四皓隱居之處,當代著名作家賈平凹的故鄉。丹鳳境內旅游資源豐富,有商鞅封邑、商山四皓等遺址遺跡9處,二郎廟、船幫會館等人文景觀17處,丹江漂流、龍駒寨國家水利風景區等水域景觀4處。丹鳳是革命老區之一,徐向前、賀龍、程子華、徐海東率領的三支紅軍、李先念率領的中原突圍部隊曾在這片熱土上浴血奮戰,是鄂豫陜蘇區和豫鄂陜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區域。
隨著西合鐵路、滬陜高速公路建成通車,以及國家級關天經濟區的設置和省級商丹循環工業經濟園區的建立,丹鳳縣迎來了加快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。勤勞智慧的丹鳳人民正以百倍的信心和辛勤的汗水,努力建設一個富裕、文明、和諧的新丹鳳。